榆林市: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
今年以来,榆林市立足工业强市战略,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加快推动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,助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前三季度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4%,较上月加快0.3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加快3.9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0.9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二。

强化运行调度 促进工业稳增长

健全规上企业“一对一”联络、局领导包抓县区(园区)、停产半停产企业动态帮扶三个机制,围绕稳主体、拓市场、降成本等方面,出台20条稳增长和停产半停产帮扶政策,对368户停产半停产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“一对一”蹲点帮扶,助推全市重点产品产能释放良好,原煤、天然气、发电量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实现平稳增长。加强重点项目和新增产能项目跟踪服务,1-8月份18个新增产能项目竣工投产7个,新增产值25.5亿元,45个省级重点跟踪服务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,有力拉动榆林市工业经济增长。

推动转型升级 助力提质增效

支持企业技改,安排1亿元技改专项资金,制定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,将技改补贴提升至15%,撬动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,1-8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63.13亿元、同比增长16.8%,技改投资68.32亿元、同比增长12%。聚焦数字赋能,积极推进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,遴选330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工作,统筹做好诊断服务对接、标杆示范引领等工作。狠抓绿色发展,持续开展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,加大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,持续抓好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等创建活动。

构建产业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

榆林市以能化产业“三化”发展为方向,构建“4+8+N”能化项目支撑体系,全力推进4个千亿级项目,8个百亿级项目,以及一批精细化工项目。围绕能源开采机械、化工设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引进龙头企业,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业,推进智能制造出口基地、5GW光伏组件、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。全力培育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,推动羊绒毛产业高质量发展,分别出台镁铝、羊绒毛产业发展规划,分类制定支持政策措施,助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。

实施助企纾困 优化营商环境

大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实,每季度兑现各类奖补资金,在全省率先完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。分别在山东青岛、浙江杭州等地推销兰炭、金属镁等产品,赴新疆乌鲁木齐、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拓展羊绒毛销售市场,实现以量保价、以销促产。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“工信贷”风险补偿业务,已发放贷款1.03亿元。制定民营企业家例会制度,每季度组织民企“三进一带”活动,联合浙江大学合力打造榆林民营企业家培训基地,免费为企业培训157名高层次管理人才,计划依托辖区职业院校举办民营企业用工长训班,再免费培训1200人次。

来源:榆林市工信局